![]() 北京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有關精神,北京市人力社保部門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積極政策,構建形成促進就業與引領創業并舉、市場擇業與幫扶就業互補的政策體系。 |
![]() 天津 天津市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和基層成長計劃,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
![]() 河北 河北省不斷優化創業環境,創新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形成了比較完整、特點鮮明的高校畢業生政策體系。其中,對畢業5年內初次創業的畢業生,給予3年社會保險補貼;對穩定創業半年以上的,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助。 |
![]() 山西 山西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首位,圍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需求,加大扶持力度。實施“七補一貸”,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創辦小微企業可享受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營業稅省級留成100%、市縣留成50%的財政補助;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小微企業,給予最長三年社保補貼;對高校畢業生開展創業實訓的,可按每人最多5000元給予補貼。 |
![]() 內蒙古 內蒙古因地制宜,不斷完善和創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對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經費申請、科研成果或榮譽稱號申報等方面,享受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同類人員同等待遇。 |
![]() 遼寧 沈陽市實施大學生留沈倍增工程。未來五年,吸引儲備70萬名大學畢業生在沈就業創業。推行“先落戶后就業”,實行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對企事業單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給予3年每月1000-2000元資助。對新落戶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在沈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和1萬元購房補貼。 |
![]() 吉林 吉林省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每年都將擴大就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實事剛性指標體系,并以省政府文件出臺促就業穩就業政策措施,組織實施就業創業“5+5”行動計劃,建立基層就業輔導員隊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到村全覆蓋,有利于促進就業創業的財政、金融、產業等綜合性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逐步完善。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強勢推進,著力打造一批創業載體平臺,進一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在全國率先出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辦法,公益性崗位保持適度規模。 |
![]() 黑龍江 黑龍江省將“建立統一規范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信息數據庫和銜接共享機制”列入省委改革任務清單,成功將全省高校就業部門2名與全省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3名工作人員信息,整合到“黑龍江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和就業服務信息職業指導平臺”,形成“‘2+3’一體化工作機制”,印發《關于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和就業服務工作的通知》,高校負責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工作 |
![]() 上海 近年來,上海認真貫徹國家部署要求,堅持把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結合實際不斷創新政策舉措,確保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 |
![]() 江蘇 江蘇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特點和創業需求,組織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 構建覆蓋校園內外、貫穿就業全程、具有江蘇特點的政策“組合拳”,力促高校畢業生快擇業、好就業、早創業。 |
![]() 浙江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不斷完善政策扶持體系,在就業政策方面,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來浙求職可享受3000元的求職創業補貼,標準為全國最高;高校畢業生來浙可免費參加職業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還可享受技能鑒定補貼;浙江建成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2000余家,高校畢業生見習可享受1500到3000元的見習基本生活補貼和綜合商業保險補貼。 |
![]() 安徽 安徽省深化部門聯動協作,推進人社、教育、高校信息互聯互通,建立統一的畢業生求職創業意愿信息數據庫,利用安徽公共招聘網實現信息共享、人崗精準匹配。創新求職創業補貼、校園招聘補貼申領程序,改學生或學校自主申報為人社部門主動發放,盡早實現補貼資金互聯網申報、無紙化審批。 |
![]() 福建 福建省建立就業“紅娘”隊伍,結對幫扶畢業年度離校未就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高校畢業生和離校1年以上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幫助其盡快就業。實施政策傾斜,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拓展基層工作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空間、拓寬職業發展渠道、放寬職稱評定條件,支持基層工作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 |
![]() 江西 江西省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不斷創新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形成包括促進就業、鼓勵創業和基層就業,涵蓋大學生就業創業全過程政策體系。 |
![]() 山東 山東省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深入實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等計劃,為高校畢業生來魯留魯就業創業積極創造條件。 |
![]() 河南 河南省結合省情,圍繞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特點和就業需求,以畢業年度特別是離校未就業應屆高校畢業生為重點,通過落實完善求職創業補貼、就業創業培訓補貼、就業見習補貼、崗位補貼、社保補貼、離校未就業實名登記等政策措施,精準幫扶,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或成功創業。統籌實施“政府購崗”、“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的等基層服務項目。省、市、縣公開招錄(聘)人員時, 預留一定比例用于招(聘)基層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 |
![]() 湖北 湖北省推出“我選湖北”計劃,力爭五年內大學生在鄂實習實訓超過200萬人,高校畢業生創業超過180萬人。打造全省域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各地對參加實習實訓大學生每月給予補貼。 |
![]() 湖南 湖南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全力保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平穩。 |
![]() 廣東 近年來,在全面落實國家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廣東結合實際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足的創新舉措。 |
![]() 廣西 廣西各級人社部門始終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強化政策引導,提供精準服務,支持和幫助高校畢業生走好進入社會的第一步。 |
![]() 海南 海南省為提升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向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的高校畢業生給予1000-2200元的補貼,向參加創業培訓并取得相應合格證書的高校畢業生給予800-1200元的補貼,向參加初次職業技能鑒定或專項能力考核并取得相應證書的,給予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
![]() 陜西 陜西省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措施,有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在支持就業見習方面,鼓勵各類用人單位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活動,提升就業能力,并按規定享受見習補貼。見習單位接收畢業生見習且留用率不低于50%,按規定給予見習單位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留用補貼。同時,鼓勵各地將具有一定規模且能引導、示范和帶動當地見習工作的單位認定為見習示范基地,并給予一次性獎勵金。 |
![]() 甘肅 甘肅省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采取省財政適當補貼、畢業生自愿報名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每年扶持引導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省內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和市(州)、縣(區)所屬各類企業就業,省財政給予每人每月1500元生活補貼(補貼期限3年),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報酬(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按規定為畢業生辦理社會保險。補貼期滿后,鼓勵用人單位積極留用畢業生。期滿考核合格的畢業生,參加省內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考,享受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的相關優惠政策。 |
![]() 青海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青海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了一系列攻堅舉措,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 |
![]() 寧夏 寧夏鼓勵引導中小微企業積極吸納就業,對中小微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單位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每年安排應屆高校畢業生到機關事業單位實習和到企業見習, 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給予崗位補貼,并為其購買額度為50萬元的商業意外傷害保險。對于實習、見習滿6個月以上,且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可給予最長1年的養老保險補貼。 |
![]() 新疆 新疆突出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畢業生及南疆四地州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統籌謀劃推進,力促畢業生就業創業。強化政策保障。對到企業就業的,落實社會保險、崗位補貼等;對自主創業的,落實工商登記、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優惠等政策;對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的,落實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對參加就業見習的,落實基本生活補助;對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困難人員,落實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政策。 |
![]() 重慶 近年來,重慶始終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強化服務,不斷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水平。 |
![]() 四川 四川省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加強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相關人員兼任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義務輔導員。取消戶籍限制,農村戶籍、異地戶籍高校畢業生,同等享受當地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服務。就業扶持政策方面,求職補貼對象擴大到貧困殘疾人家庭畢業生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標準從800元/人提高到1200元/人。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幫扶補助標準從400元/人提高到600元/人。 |
![]() 貴州 貴州省致力于創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務體系,構建了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的長效機制。 |
![]() 云南 云南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創業引領、基層成長,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
![]() 西藏 西藏自治區各級人社部門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作為首要任務,堅持“就業第一”原則,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統籌推進雙創工作,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凝心聚力、扎實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各類群體就業工作。針對高校畢業生采取分類施策,加強教育培訓和公共服務,鼓勵多渠道就業。 |